給車穿上隱形納米“防霧衣”
“防霧衣”是一種只有幾納米大小的金屬氧化物顆粒——二氧化鈦。納米級的二氧化鈦顆粒并不是隔絕霧氣,而是能讓水汽形成均勻的水膜,不再凝結成妨礙肉眼視線的霧氣。
日前,北京市發布的“先導與優勢材料領域”10項科技創新成果取得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納米”已成為北京市經濟科技創新新亮點。作為納米園區的一員,中科東亞公司憑借納米防霧自清潔、納米銀除甲醛等創新項目將在大趨勢影響下創新納米產品走科技應用發展的道路。
據介紹,北京市政府發布實施《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年)》系列成果之“先導與優勢材料創新發展”專項的設立,充分體現了行動計劃的創新導向原則。該專項部署了3項重點任務,即納米材料原始創新和集聚發展、先導材料國產化開發和高端產業培育、優勢材料產業競爭力提升和輻射帶動。到2017年,納米材料市場規模將超過70億元,要實現80項以上納米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20項以上高溫合金、增材制造材料等先導材料及其應用產品的開發和批量生產,持續提升優勢材料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從發布的10項科技成果來看,北京已經圍繞納米等領域重點布局,在納米技術原始創新等應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2013年,北京中科東亞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為北京2.1萬輛公交車“穿”上了納米“防霧衣”,公交車玻璃上再不會起霧,下雨時后視鏡也不會再密布小水珠,惡劣天氣對行車的影響幾乎被降至最低。“防霧衣”是一種只有幾納米大小的金屬氧化物顆粒——二氧化鈦。納米級的二氧化鈦顆粒并不是隔絕霧氣,而是能讓水汽形成均勻的水膜,不再凝結成妨礙肉眼視線的霧氣。一輛公交車的玻璃面積能達到9平方米,僅需1克納米材料即能完成涂裝,這是因為納米級的二氧化鈦顆粒實在太小了,頭發絲粗細的寬度上就能擺放幾十萬個這樣的二氧化鈦顆粒。兩年內,納米防霧材料在北京公交得到了廣泛應用。
與此同時,納米技術創新與產品應用離不開市科委與納米科技產業園區的關心與扶持,2014年,中科東亞公司承接了北京市科委的研究課題“納米科技產業園建設——納米復合防霧自清潔材料規?;苽渑c應用”并獲得配套資金支持,新研發了納米銀除甲醛除異味類產品,申請了10余項專利,并榮獲2015年全國科技周“最受公眾喜愛項目獎”。
通過科技創新機制,北京市科委與懷柔區政府聯合共建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41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戶園區,總投資約50億元,為納米技術創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納米”成為北京市經濟科技創新新亮點,這將激勵納米企業加大投入進行科技創新,實現科技與產業逐步對接,將有效推動北京納米領域原始創新與產業集聚,促進中科東亞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在納米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方面的發展。